典型案例

【红星云】小小羊肚菌 鼓起农民“钱袋子

时间: 2024/01/08   作者:   点击:



本网讯(转自红星云)

编者按:

 

为系统总结第一轮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经验做法,红星云推出《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典型案例》专栏,展现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的亲身经历,为各地开展乡村振兴驻村帮扶提供启迪和借鉴。

 

 

那光村地处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东部,距县城18里,是花垣县重点帮扶村。全村面积约3平方公里。那光村七分山地两分田,一分是路和庄园,人均耕地不到1亩,全村297户、1290人,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工作队入驻后开展了详实的调查研究,发现那光村发展产业困难重重:一是发展信心不足,二是发展条件贫瘠,三是土地政策掣肘,四是集体经济薄弱。问题多、困难大,并没有动摇工作队产业优先发展的决心。工作队充分发挥学农、在农优势,依靠派出单位的农学学科资源,逐条破解难题,为那光村老百姓探索实践了一条把集体经济饭碗端在自己手上的新路子。

 

 

谋定,理清关键问题

 

那光村基本农田要种粮,粮食效益又不高,“那光干什么”成为了最大的难题。工作队围绕村里的生态条件、气候特点和群众耕种习惯,开展了详实的调查研究。先后组织学校35名专家教授“9探那光”,会诊“那光干什么”,通过调阅气象数据、检测水土信息、分析市场需求、综合技术储备,为那光村量身设计了利用冬闲田种植羊肚菌项目的发展思路。羊肚菌一不与粮争地,可守政策底线。其生产周期为每年12月至来年3月,“稻菌”轮作即可保粮食生产又可保群众增收。二不愁销路,可除销售顾虑。因其难栽培,市场供不应求,除菌种销售商协议回收外,菇商往往上门收购。三是效益好,可保群众增收。羊肚菌是目前人工栽培价值最高的食用菌,实现稳产,亩产效益可轻松过万。

确定了发展方向解决了干什么的问题,但谁来干又是工作队面临的一大难题。羊肚菌种植技术要求高,属于典型的三高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花垣县从未有过规模化种植羊肚菌的历史,没有样板可借鉴,没有经验可学习。面对村干部的质疑与村民的犹豫,工作队在与学校食用菌技术团队反复沟通后,下定决心:产业必须干!干部不敢干,工作队和专家带着他们干!农民不敢干,工作队带着村干部干给他们看!别人能种出来,我们也种得出。

经过反复做工作,工作队和村“两委”统一了思想,确定了“双带双扶”的工作思路。带着村干部做示范、带着想参与的村民适度规模做探索;扶持支委办“支部农场”,支委带头抓经济生产;扶持老百姓办“家庭农场”,大户带头搞探索

 

后动,破解重重困难

 

产业选得再好,没有资金也开不了锣。在捉襟见肘的时候,工作队找到了花垣县定点帮扶企业,该企业对工作队“利用冬闲田发展高价值羊肚菌”的产业思路和“农大学科团队全程参与培育集体产业”的操作模式十分认可,校企合作、一拍即合。不到百天,就划拨了专项产业资金117.7万元,专项扶持那光村“利用冬闲田种植羊肚菌”示范项目,开启了“央企资金注入 + 高校技术输入 + 地方人力投入”合作帮扶模式。

为攻克技术难关,工作队邀请学校食用菌团队不下30 次到村指导、不下千次线上咨询,先后指导完成了基地选址、理论培训、设施建设、土壤改良等工作。专家与种植户点对点、面对面交流互动,手把手亲自教授村民技术要领和操作细节;同时,把村民、村干部带到农大的课堂上学原理,带到长沙、古丈的规模企业学经验。道理懂了,干部群众的信心也就足了。特别是看到别的企业通过种植羊肚菌挣了钱,创业的劲头也上来了。

在工作队带领下,2021年那光村发展羊肚菌22亩,其中村集体发展12亩,5名跟干的老百姓各种2亩。村民文化水平低,知识消化吸收慢,工作队又当技术员、又当老师,边学边干,带着村民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羊肚菌种植取得成功,首次实现了羊肚菌在花垣的规模化种植。尽管首年产量未达预期,但收益依然可观。通过湖南农业大学消费帮扶,当年羊肚菌种植收入到20.6万元。跟种的老百姓,最多的一户赚了近3万元。2022年,村集体的支部农场种植羊肚菌14亩,工作队扶持的大户成立了羊肚菌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植12亩。第 2 轮种植的产量和质量明显高于首年,合作社种植亩产达500/亩,村集体种植的羊肚菌也超过300/亩。

羊肚菌虽然有菇商集中收购托底,但要卖出好价格,帮农民赚取更多利润,还得让那光村的优质羊肚菌走向市场、走向终端。工作队协调学校多学科协同发力,助力产业做通做精。积极联系县政府和相关企业取得十八洞羊肚菌的使用授权;组织学校视觉传达设计系师生完成十八洞羊肚菌商标设计,对羊肚菌产品包装进行系列形象设计,形成了涵盖鲜货、干货,优品、普品的多元包装体系。请来学校商学院电商专业的师生,帮助在抖音、淘宝等平台建立了线上销售店铺;组织市场营销专业师生制作了精美的羊肚菌科普宣传视频,引流推介那光,推介羊肚菌。同时,利用校友资源对接社区流量、餐饮店铺,帮助村集体拉通线下销售渠道,指导帮助村民把农产品推向市场。

 

 

工作队通过带着干、领着干,共为那光村培养羊肚菌种植技术人员7名,培育羊肚菌专业种植合作社1个,建立线上销售店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5万元。手把手的教会了村民羊肚菌的种、加、销,为那光村集体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留下了生产技术、留下了设施设备、留下了发展本金、留下了渠道平台、留下了生产经营模板,探索出了一条兼顾粮食安全与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湖南农业大学驻花垣县那光村第一书记彭可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关键要解决好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分这三个核心问题。干什么决定了发展出路,谁来干决定了发展质量,怎么分决定了发展效益。在产业帮扶的过程中,普遍面对的是没思路、没信心、没见识、没经验、没技能的村民。如何让农民高质量参与乡村振兴中、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分享红利,恐怕授之以鱼还不行。惟有授人以渔,在乡村振兴的创业实践和探索中提高村民发展产业、解决问题的能力,方可留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火种。


网页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OTE4NTkxMQ==&mid=2247609785&idx=1&sn=889cab7dc0dca9483d1658bfd7a17286&chksm=facf2a21cdb8a337a7cf43b461e21c9a8ef037301b56098e3b0631fffc07c5ea3b7dd9a0b804&mpshare=1&scene=23&srcid=0107DIBkIhNqB7mIE0L9bmFH&sharer_shareinfo=27588f546f20bcaf90652df01218bcdc&sharer_shareinfo_first=ec062f4d542f515b5efb74007636c466#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