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科聚” 创新驱动平台协同创新合作机构落户我校 校地携手赋能区域科创与产业融合

时间: 2025/11/05   作者:   点击:


本网讯(社会服务处 裴昌胜)11月3日上午,“蒙科聚”平台协同创新合作机构揭牌仪式在一教401举行。巴彦淖尔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苏常亮,校党委副书记陈光辉,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共同见证。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学校宣传片,直观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优势及科研成果。针对巴彦淖尔市相关部门及企业提出的当地辣椒、小麦、高蛋白玉米等优势作物及畜禽养殖产业发展痛点,我校专家团队分别从辣椒品种选育与机械化采摘、农产品保鲜加工与标准化建设、小麦深加工技术升级、玉米品种改良及肉制品精深加工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兼具针对性与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苏常亮在讲话中指出,巴彦淖尔作为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农业资源禀赋优越、产业基础扎实。近年来,巴彦淖尔与湖南农业大学的合作持续深化,已在多个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效。期待双方以“蒙科聚”平台协同创新合作机构落户为纽带,进一步深化在多领域的合作,将湖南农业大学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雄厚实力,与河套平原丰富的自然资源、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共同打造“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校地协同合作的标杆范例,为巴彦淖尔乃至内蒙古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陈光辉代表学校对苏常亮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他表示,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己任,在农业科学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优势学科集群,多年来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他强调,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在于产业振兴,而农业产业的做大做强离不开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主体的协同发力。未来,学校将坚持问题导向,与巴彦淖尔精准找准合作发力点与结合点,更广泛、更务实拓展合作,切实强化合作绩效,以科技赋能内蒙古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据悉,此次“蒙科聚”平台协同创新合作机构的设立,是我校携手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巴彦淖尔市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搭建的校地研协同创新平台,旨在搭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桥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平台将重点推动学校优质科创资源、高水平科研成果、专业化科研团队与巴彦淖尔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加速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在内蒙古的转移转化与落地应用,助力当地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此前学校已在巴彦淖尔市设立技术转移分中心,为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在既有合作基础上,持续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校地合作迈向更高水平。